老莱子文学形象
稀世的故事,史诗的品质,思想的风范,文学的玄谜。
《老莱子新传奇》是源于荆楚历史文化的中国第一部关于老莱子的文学传记作品,作者楚木,于2011年在长江出版集团“网”上发表,受到读者欢迎和好评。
全著共分五卷:
第一卷《赖乡胭玉情》,叙述了老莱子的身世,从小好学,与恋人赖胭、子玉的神奇初遇以及“三小无猜”的美好情谊;同时以一个少年儿童的目光,展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对一个平民家庭的残酷毁灭过程。
第二卷《洛都宫阙血》,描写了青年老莱子为寻求天下和平之道到洛阳周都深造、入仕的复杂经历,表现了其对周王朝的深刻审视与自我觉醒,挖掘出血腥宫廷为争权夺利相互杀戮的阴暗轨迹,并细致地描写了老莱子参与“景王变法”遭受挫折,后随“王子朝之乱”护籍奔楚的烽烟历程。
第三卷《家国离乱泪》,讲述了本欲归乡事教、敬养父母的老莱子,却因参与“护籍奔楚”的特殊身份,受到宋国上层权贵的迫害,妻子赖胭遇难,最后被迫改姓逃离家园,流离颠沛,在至楚国城父关口时写下了千古名著《老子》“甲”。
第四卷《蒙山天地心》,反映了老莱子在隐居楚国郢郊时留下“斑衣娱亲”的孝敬故事,但遭楚公室“白公之乱”居地被毁,从而避乱荆门蒙山(今象)脚下,过着“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杖木为床,蓍艾为席,葅芰为食,垦山播种五谷”的隐逸的生活。在此期间,进一步深化了对天地人的认识与思考,写下道著“十五篇”,亦称《老子》“乙”、“丙”及《太一生水》。其著流传后,楚惠王亲访,临恳请参政,因“不能为人所制” 而留下所著赠予惠王后再次迁移,最后“渡江而逝”。楚惠王得老莱子全部著述后悉心学习,力精图治,且传教于王子王孙,使已渐衰落的楚国在战国时期仍繁盛一时,优质的楚国文化进一步孕育形成、传世千年。
第五卷《谁解古今谜》,为尾卷。公元1993年10月,在原楚都纪郢近郊的荆门郭店村,写有”东宫之师”的战国楚墓里《老子》“甲”、“乙”、“丙” 以及《太一生水》被整体发现,举世震惊,其历史悬疑正在逐步破解。
该著文笔抒情,尊重史实,并在写作中巧妙地融入荆门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与《诗经》两大先秦文化元素,真实地把人带入了春秋时期的生活情境与人文氛围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36i7pf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