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先灭韩赵魏,后灭楚燕齐,这个顺序其中有什么猫腻?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0年,秦王嬴政统帅秦军仅用了十年便扫灭六国,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嬴政也终于如愿以偿称帝
秦灭六国足足花了10年的时间,而且秦国扫灭六国的顺序也十分耐人寻味。从史料记载的时间来看,秦扫六国的顺序依次为韩,赵,魏,楚,燕,齐。换句话说,秦优先消灭了“三晋”,后灭的强楚,最后才灭掉了燕、齐。那么这个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有没有什么规律呢?或者说这只是嬴政的随意之举呢?其实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暗藏着小秘密,值得人推敲。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地理位置来看,燕、齐二国距离秦最远,这两个国家根本不与秦接壤。而韩国与秦国挨着最近,其次赵国也距离秦比较近。而魏、楚与秦之间的距离恰好只比韩国和赵国离秦远那么一些。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个结论:秦灭六国的的顺序至少是按着距离远近而来的。
那么除了距离这个因素以外,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影响秦灭六国的顺序吗?答案是两个字:“有的。”每个国家的硬实力也是影响秦国起兵攻打的重要原因。俗话说:“吃柿子挑软的捏。”攻打国家的道理也一样:先把容易吃掉的国家拿下,再进攻难啃的骨头就简单了。
战国后期,韩国一向就没有什么存在感,加上本身实力就不济,因此成了秦国吃的第一只“螃蟹”。赵国经过长平一战,国家损失了45万精兵。到了秦灭六国时,赵也只是个打酱油的国家了。但赵国还有名将廉颇、李牧存在,所以这个国家比韩国还是要强,因此赵成了秦消灭的第2个对象。
魏国曾经拥有战神吴起,国家还有名响天下的“魏武卒”,因此魏也算风光过一阵子。可到了战国后期,“魏武卒”早已不是吴起时代的精锐之师,而魏也没有了吴起这样的战神。所以秦灭魏也就是探囊取物而已。至于楚国虽然占据了天下一半的地区,国家带甲过了60万,但战国末期的楚几乎成了“技穷的黔驴”:徒有空架子,其实根本就是个绣花枕头。所以秦派王翦以60万人就轻松拿下了楚国。
此前,范雎为秦制定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因此距离秦最远的燕、齐两国成了秦友善对待的对象。然而当秦破了韩、赵、魏、楚以后,弱小的燕国也就是秦国的“盘中餐”了。而齐国就更加悲剧了,秦灭它的时候都没费什么吹灰之力。
后世人们给秦灭六国顺序总结两层原则规律,第一层原则规律是远交近攻,第二层原则规律是先弱后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33vbbhv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