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人才都投奔秦国的原因是什么

一、秦国哪里吸引了各国人才?秦国历史上最终统一了六国,虽然秦国实力很强大但有着大量人才也是秦国能统一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很多人才来自魏国,那这是怎么回事。公…

秦国历史上最终统一了六国,虽然秦国实力很强大但有着大量人才也是秦国能统一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很多人才来自魏国,那这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381年,年仅21岁的秦孝公赢渠粱即位,上位之初,便颁布了让天下各国心惊胆战,让天下才子欣喜若狂的求贤令。

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上面写道:“昔我穆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魏国人才都投奔秦国的原因是什么

“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一句话看出了,秦孝公求贤若渴的心情,也看出了大秦面临的重重困境。更打开了秦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引进的道路。

一、秦国哪里吸引了各国人才?

1、秦国为六国人才创造了一个绝佳的发展环境

山东六国自古以来受商周宗法制度影响很深,在官员的任职和选拔上,采用的是“世卿世禄制”。

这个制度是商周时期就开始实施的官制,“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是这个制度最大的特点。大意就是,官职,爵位是世袭的,代代相传。

这种制度,断绝了有才之人的升迁之路。

秦国自古就受宗法制度影响弱,所以在官员的选拔上面,从来都是有能者居之。秦孝公的求贤令一出,极大地吸引了各国有才之人,文中的“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给六国人才高官厚禄,崇高地位。让六国满腹才华的人才有了升迁的道路。

自古以来良禽择木而栖,秦国给了六国人才一个施展才华的地方,不像其他国家要考资历和关系获得官职地位,在秦国,只要你有能力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2、客卿制度的实施

秦国历代国君坚定不移的实施“客卿制”,让其成为人才引进政策的保障。所谓“客卿”就是,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秦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

秦国引进的人才,都是实用性的人才,并不是满口道德仁义的儒生。侧重于能够在大争之世带领秦国富强的法家、纵横家、兵家等人才。

在人才利用方面也是,因才使用。对于人才的选择,秦国更是不拘一格。敌国、异族、流寇、奴隶,只要有才都可用。

比如秦穆公时期的百里奚

就是个奴隶,张仪商鞅李斯都来自敌国。

上面是关于魏国人才都投奔秦国的解释。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2mldrbg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