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戊戌变法初期,慈禧不仅没有阻挠光绪帝,反而大力支持他
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1898年,光绪为改变腐败清政府现状,开展戊戌变法,但仅实施一百天就遭到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抵触,变法失败告终
不可否认,百日维新前期,慈禧还是支持光绪变法的,当然了,严格的说也算不上支持,但绝对是观望,这也是一种默认。毕竟慈禧历经几代皇帝,深晓西方列强之强大,也跟随过咸丰皇帝被洋人追着打,所以她主观上也一直想图强的。
看看百日维新颁布的主要新政:
1、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2、重用并无政治根基的汉人新式知识分子进中央;
3、加强新军建设,举办西式团练解散旧式绿营军;
4、取消科举兴办西学,改文庙为现代学堂;
5、开放八旗经商禁令,勒其学习士农工商技能自谋生路;
6、重视工商开办新式工厂;
从今天眼光来看,以上每一条,不论治国还是政治正确都是无可挑剔,但事实上,在当时那个环境下,这样的政策,明显是不合时宜的,太多人的利益会因此受损。
作为帝国核心阶层的地主官僚阶层、满蒙贵族、握有军权的汉族军官、视科举为清流正途的传统知识分子、八旗子弟、传统商贾等等,哪一个还有出路?换句话说,光绪一次性把帝国中间以上阶层得罪了个遍。
于是乎,传统士人官僚地主还有军队头头满洲贵族都问太后这事管不管了?慈禧一看,这事儿做得比挖祖坟还严重了,必须得管!
论政治,光绪比慈禧嫩太多了,办事也没策略。就算没有慈禧干涉,戊戌变法也会在传统旧势力的反弹下终结。
在慈禧执政期间,也积极的倡导西化,也就是洋务运动,因此出现了清朝历史上所谓的“同治中兴”,但每一个人物都有他的历史局限性,慈禧也无法逃脱,她在洋务运动期间,所作的改革,是变人而不是变事,是目长而不是纲举,因为要彻底改革与列强竞争,肯定要触及一个根本利益,那就是权力,这是慈禧最不愿意拿来交换的。
慈禧晚年确实搞过变法维新政策,如洋务运动等,但她支持变法只是满足她自己私欲而已,对改变即将灭亡得清朝没有多大益处,最终,清朝灭亡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2cn49h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