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戏历史(三八):古代执政者投资“青楼”竟为拉高GDP?
调戏历史(三八):古代执政者投资“青楼”竟为拉高GDP?发布时间:2017-10-09来源:悠悠千古事点击次数:所谓青楼,大抵是文艺人的说法。通俗点讲,叫做妓院…
调戏历史(三八):古代执政者投资“青楼”竟为拉高GDP? 发布时间:2017-10-09 来源:悠悠千古事 点击次数:
所谓 青楼 ,大抵是文艺人的说法。通俗点讲,叫做 妓院 ,暧昧点的,也可称为 红灯区 ,按规范书面称呼,为 性工作者交易中心 。从业人员,可以称呼为小姐、技师,直白点,自然就叫娼妓,当然,往好听讲,可叫青楼女子。至于中国此类职业的起源,根据文献记载,大概要追溯到殷代的巫娼时期,一些有想法的巫女,或许打着祭祀的名头,顺便挣些外快,并且,殷周时期战争频繁,一些战争中抓获的俘虏,大多沦为奴隶,其中,一些面容姣好的女性,在某些时候,可能会被临时 征用 ,为君王、大臣们轮流享乐。
看的出来,最早的肉体工作者,并不是全职。比如在某些宗教活动里偶尔客串一下,或者是干着奴隶的活,顺便兼职一下。并且,当时有限的 性资源 ,也多为少数有权力的人所把持。而把这项古老的神秘的职业,冠冕堂皇地展示在阳光下,并进行产业化整合,推向大众的,还得从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说起。这位管仲同志,在历史上是相当有名的。譬如,如今被人们奉为智慧标杆的孔明同志,在未出山前,就一口一口地以 管、乐自居(乐,指乐毅,战国名将) 。当然,孔明的偶像,可不是那么好当的,至少得有些能耐。当时国际形势可以用四字概括:诸侯争霸。大家都想当霸主,自然都不是省油的灯,于是一场GDP竞赛开始了。我们的管仲同志,要让自己的主子小白(小白,这名字取得够 么么哒 )如愿登上霸主的宝座,那可是死了好多脑细胞。譬如,搞搞公务员选拔制度、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矿产资源国有化、统一发行国家货币(比如铜币上印个小白头像什么的)。当然,也取得不错的效果。不过,要让齐国成为当时最有特色的国家,光这些还是不够的,于是,管仲同志突发奇想,索性操起国家权柄办起了 青楼 。《战国策》是这样记载的: 齐桓公设女市女闾七百 。这里的女闾,就是青楼。也就是说,当时持有国家牌照的青楼,大约近七百家。这是什么概念?打个比方,当代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红灯区,每当夜幕降临, 姑娘 们就会在街边的橱窗里展示拉客。这个红灯区有多大?有好事的人数过,大概一百五十个橱窗。也就是说,若要把齐国的青楼来个 深度游 ,相当于要把荷兰红灯区来来回回逛四趟。而且,春秋时期,那时城市的规格一般都不大,绝不像我们现代的 帝都 ,建到七环外,上个班没花个两小时拿不下来。齐国当时的都城,叫临淄,当时的体量,肯定不大。一座小小的一个城市,挤下七百多家青楼,城里生活的百姓,抬头不见低头见,谁是小菊花、谁是小凤仙、谁是小桃红,恐怕也都了然于胸。因此,当时临淄,说是 性都 ,应该不为过。那么,管仲一手打造的 性都 ,究竟有没有带来经济价值呢?史料里如下记载: 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此即花粉钱之始也 。也就是说,青楼女子交易的费用,是要上税的。而且,既然纳为国家收入项目,税率应该不低。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女权主义者要出来维权啦:俺不偷不抢无污染,办公只要一张床,凭什么征收重税啊?好吧,看看上税的名目:花粉钱。什么意思?这就是管仲厉害的地方:你合法劳动,没错,但你消耗胭脂水粉啊?这些可都是奢侈品啊,得有奢侈税。这样一解释,似乎就合理了。至于谁到青楼买单?本地权贵有,但不占大头,更多的是各国慕名而来的 驴友 ,也就是 国际 友人。有了这些 国际 友人慷概解囊,齐国和其他各国之间拉开贸易顺差,也就顺其而然了。当然,在管仲的一手操持下,我们小白同志的屁股,终于登上春秋霸主的宝座。管仲开了先河,后世的执政者,自然有了参照的模板,并加以沿用、改良,多了营妓、家妓、民妓等诸多名目。据说,这青楼之风,到了盛唐,更到了巅峰(唐朝许多著名的、非著名的诗人,若有兴致翻翻他们的作品,恐怕少不了同青楼瓜葛的文字),随后的宋、明、清各朝,无论是和平年间,还是动荡年代,这香糜之风,丝毫没有消减的意思。更有趣的是,青楼的数量,更成了古代衡量一座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准之一。明朝记载政局时事和风土人情的笔记著作《五杂俎》,就有记录: 今时娼妓满布天下,其大都会之地,辄以千百计 。可是,青楼之风虽蔓延了中国的整个古代,但像管仲这般,以执权者身份大力鼓吹国营青楼的,似乎没有。但却也有一人例外,此人名叫朱元璋。朱元璋这人,大家应该都知道,野和尚出身。这在地里摸爬滚打的,身上难免江湖习气。江湖中人,讲究的是什么?痛快!因此,即便朱元璋发迹以后,白天抢抢地盘杀杀人,到了晚上,时常还不忘宿妓痛快一把。及至君临天下了,仍改不了这毛病。史料里,就有朱元璋半夜乘羊车出宫猎艳的记载。兴许,这朱元璋是睡觉睡出了心得,或者说是灵感。加之大明王朝初建伊始,缺钱。索性也仿起管仲的习法,办起了国家青楼。《国初事迹》这样记载的: (明)太祖立富乐院,又作乐府 。朱元璋的小算盘,大致是想号召藏富民间的商贾们解下裤腰带,好海贼王之全职枪手好享受一把人生。可是,朱元璋的如意算盘,却没有打响。乱世初平,老板们大多惊魂未定,守着富不外露的想法,行事及其低调(高调不行啊,江南巨富沈万三不就是个反面教材),倒是一些拿着公薪的公务员,得此法令,欢呼雀跃,成天流连花街酒巷。这下,朱元璋急了。心里骂道:老子花钱养你们这帮小子,你们倒好,全把钱花到小姐身上了。原想框土豪大款们的钱充盈国库,未想却事与愿违,还坏了风气。这买卖,看来是亏了。于是,朱元璋赶紧颁发了一条补充条令: 禁文武官吏及舍人,不许入院。只容商贾出入院内 (《国初事迹》)。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26ae71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