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首次大阅兵的场面被曝光,令人惊呆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阅兵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军事能力和综合实力,一次成功的阅兵,实质上是一种成功的政治仪式,可以带来神话般的效果,且能实践“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效。因而,阅兵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感荣光、最感振奋、最为神圣的庄严的盛典。
清代阅兵有“简阅”和“大阅”之分。“简阅”由王公大臣或督抚定期举行;“大阅”是皇帝检阅部队训练成果,考察部队战斗力的隆重阅兵仪式。大阅始于入关前的天聪七年(1633),清太宗皇太极按实战要求举行大阅,特意指出:“凡临阵对敌,必整齐队伍,各依讯并驰而前。”并警告八旗官兵,“大阅中凡贻误、敷衍塞责者绝不姑息,一定从重治罪。”
乾隆四年(1739年)11月,乾隆皇帝在南苑进行了即位后的首次大阅兵,参加检阅的八旗精锐部队近两万人。对此,《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四有详实记载:
“○丙午。上初行大阅。总理演兵王大臣、暨八旗领操都统等。帅将校、军士、甲胄出营、成列。侍卫、内大臣、骑而导。上自行宫发驾。声炮三。铙歌大乐作。奏壮军容之章。领侍卫内大臣二人后扈。侍卫班领、率豹尾班、执枪、佩刀、弓矢、骑而从。驾至南苑。御晾鹰台圆幄。躬擐甲胄、佩刀、出。属櫜鞬。乘马。试射。连发五矢、皆中的。兵部堂官。甲胄、骑而导。内大臣、侍卫、前后扈从。总理王大臣、满大学士、咸甲胄、骑而从。
上亲阅队伍。入自左翼。由列阵中路行。经骁骑、护军、前锋、诸队而南。火器营、诸队而北。周阅毕。迺还。下马。释櫜鞬。御晾鹰台帐殿。豹尾班、三旗侍卫、分翼列侍。建黄龙大纛二、于帐殿左右。陈亲军海螺十二、于纛前。内大臣、侍卫、亲军、罗列环侍。执事王公大臣、满汉九卿、分翼序立。八旗传宣官、骑而列于台下。侍卫、每翼六人。骑而列于传宣官之前。
兵部尚书奏鸣角。銮仪使率鸣角军进。蒙古画角先鸣。台上下海螺、以次递鸣。达军阵、军中画角海螺毕鸣。传令海螺以次退立于台下。军中三举炮。迺伐鼓、行阵。舁鹿角、整列而进。每进、以十丈为率。鸣金。乃止。一字列阵。麾红旗、则枪炮齐发、各一周。鸣金、迺止。再伐鼓、整列而进。鸣金、麾旗、发枪炮、如初。如是者九。第十进、枪炮连环齐发、无间。鸣金、迺止。
八旗开鹿角、成八门。首队前锋、护军、骁骑、各整列。以次出、至鹿角外。次队随之。火器营列于后。既成列。鹿角门阖。八旗齐鸣螺。呼噪而进。两翼协队、皆雁缀以进。军中鸣金、迺止。殿后之八旗火器营枪炮。护军、骁骑、及首队前锋、护军、骁骑、各列于本旗大纛之下。鸣螺。振旅而还。八旗汉军、分鹿角为八行。本旗都统、建龙纛、整队而还。首队兵、殿后兵、各以次鸣螺、结队徐还。退列于初成列之地。
兵部尚书奏大阅礼成。上出帐殿。入御营。释甲胄。铙歌清乐作。奏鬯皇威之章。内大臣侍卫等、释甲胄、扈从还行宫。声炮三。将士各释甲胄、归营。
是日,赐每旗馔筵五十席。猪二十。羊二十。并薪炭等物。谕总理大臣曰:武备一道。乃国家紧要之事。务于平素。演习技能。整齐器械。讲究兵法。使成健壮。皇考以武备关系甚重。蒙颁训谕。雍正六年阅兵之时。皇考施恩王大臣官员、以及兵丁。皆有赏赐。朕敬遵皇考圣意。定为三年一次阅兵。今看阅各兵。进退整齐。朕甚喜悦。著交总理大臣等。照雍正六年之例。查明奏闻赏给。寻加赐在事大臣官员等貂皮、银、俸、及兵丁等银、有差。”
此次阅兵后的第七年,乾隆皇帝下令由金昆等十余宫廷画家,按照当年阅兵时的壮观场面绘制《大阅图》四卷,分别为第一卷《幸营》、第二卷《列阵》、第三卷《阅阵》、第四卷《行阵》,现存世只有后三卷,其中第二卷《列阵》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使我们现在可以通过绘画来了解乾隆阅兵时候的壮观景象。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13vsibn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