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姓氏的来龙去脉:包括了国号和氏族姓氏

清朝皇帝的姓氏很有意思,关于这个姓氏有着这样的离世记录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载:满洲原起于长白山之东北布库里山下的那布勒瑚里池中。曾有思古伦、正古伦、佛古伦等三位仙女临池沐浴,佛古伦吞下神鹊啣来的朱果后生下一个男孩,姓爱新觉罗,名布库里雍顺。长大后,佛古伦给他一条船,让他乘船顺牡丹江而下,到了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处的斡朵里(今黑龙江省依兰南)地方。以后佛古伦升天去了,她所生的布库里雍顺,就成为满洲的始祖。清太祖努尔哈赤在1612(明万历40年)与乌拉部首领布占泰阵前对话时也说自己是“天生姓爱新觉罗”。 这显然是在拿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来为自己贴金说事。既然是神话,当属无稽之谈。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又记载努尔哈赤是孟特穆(猛哥帖木儿)的六世孙。而猛哥帖木儿姓佟(或童),据此努尔哈赤的姓氏又应该是佟(或童)。努尔哈赤也确实曾经自称其姓氏为佟,如1596年致朝鲜国王的书信中就自称为“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冒姓佟呢?就是要伪托为猛哥帖木儿的直系后裔。因为猛哥帖木儿既做过朝鲜的官更做过明朝的官,标榜自己是显贵的建州左卫首任都督猛哥帖木儿的直系后裔,借以在明朝和朝鲜政府方面抬高自己的身价。其实努尔哈赤对外称自己姓佟,也只是两三年的事,在女真内部,努尔哈赤则从没有用过佟姓。

努尔哈赤既不姓佟也不姓爱新觉罗,那么他到底姓什么呢?这个问题就简单了,他的姓氏原本是“觉罗”。 满语姓氏和氏族是同一个词,而“觉罗”这个姓氏的由来,实是因氏族居地而得。《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并没有“爱新觉罗”这样一个姓氏。其中著录的六百多个满洲姓氏中,有由于迁徙而形成的舒舒觉罗、西林觉罗、通颜觉罗、阿额觉罗、呼伦觉罗和察喇觉罗,还有由于社会身份的变化而分出的伊尔根觉罗(平民的觉罗姓氏)、阿哈觉罗(奴隶的觉罗姓氏)。这些姓氏其原来的姓氏都是觉罗。努尔哈赤原来的母系氏族也是觉罗,所以其原来的姓氏是觉罗。

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扩大,兼并女真氏族和部落日多,他便以“大金之裔”自诩,将几百年前金国的国号加入了自己的姓氏。因而称其父塔克世的直系子孙这一支为爱新觉罗姓。其意按《清实录》的解释为:“爱新汉言金也,觉罗姓也”。以后又用前面提到的三仙女故事加以美化和神话。

综上所述,努尔哈赤说自己姓佟,大概在1595年前后;将爱新觉罗固定为自己的姓氏,大概在1610前后。也就是说他在35—50岁开始逐步发迹时,两次改姓都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都出自同一个目的——政治需要。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1112d5uc.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