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隐为政举措
刘隐治理岭南
刘隐担任清海节度使后,据有田林(今广西田林)、郴县(今湖南郴县)至濒南海大片地区。刘隐好贤士,当时天下已乱,中原士人多来避乱,唐朝时大臣因罪流放岭南者之后裔多寓而不返,地方官吏遭乱不得归中原者都客居岭南,刘隐得此三类人士如王定保、倪曙、刘濬、周杰、杨洞潜、赵光裔、李殷衡的辅佐,使岭南地区得以稍安。唐末五代岭南形势
刘隐尊奉朝廷
与其他的藩镇不同,刘隐虽然掌握有绝对的军权,朝廷派来的节度使也不过是徒有虚名,但是刘隐仍然能够尊重并且接纳委派的节度使,而不是将之拒于门外。史称,“先时唐末,天下藩镇不受代,而薛王知柔以石门扈跸功,授唐广帅, 丞相齐公徐彦若复代知柔,隐皆迎纳,朝论嘉之,寻自为广帅。”也正因为这样, 刘隐在岭南能够名正言顺地发展势力。
唐昭宗光化年间,徐彦若在广州两年,刘隐势力日己稳固,为彦若上表为节度副使,委以军政。刘隐的能力及其为人赢得了前后两任清海节度使的好感。 彦若临终前,曾“手表奏隐为两使留后”,但是昭宗没有答应这份奏请。是时“朝廷号令所行,惟河西、山南、剑南、岭南数十州而已。”,昭宗不愿意损失任何一地。更何况岭南之地的商税收入也是唐末朝廷的一大财源。
时唐王朝的朝廷贡赋来源己基本断绝,刘隐却通过湖南、荆南之地持续将贡品运往京城。与此同时,为营求节钺,刘隐亦不忘加强与中央实力派人物朱全忠的联系。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正月,“全忠发河南、北诸镇丁匠数万,令张全义治东都宫室。江、浙、湖、岭诸镇附全忠者,皆输货财以助之。”后,隐又遣使重赂朱全忠,以佛哲、陵、罗越诸国所进香药入贡。与其说刘隐表示忠诚的诚意行径换来的唐朝天子的认可,不如说是在这个政权交替之际,刘隐慧眼识“英雄”。次年三月,朝廷加清海节度使刘隐同平章事,刘隐正式得到了中央王朝的许可,为刘氏政权割据岭南迈出了重要一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0mari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