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俭后世纪念

唐俭碑,原立于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因原碑断裂,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二月重新刊刻,原存于陕西醴泉县昭陵内的唐俭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身…

唐俭碑,原立于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因原碑断裂,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二月重新刊刻,原存于陕西醴泉县昭陵内的唐俭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碑身首高3.60米,下宽1.20米,厚34厘米。碑额篆书,题“唐故特进莒国公唐府君之碑”十二大字。碑文正书,共40行,满行85字。碑上端部份文字尚为清晰,其余均被錾损毁坏。碑文凡3200余字,因其漫漶,现仅存400字左右,撰书人姓名因之不可考。

唐俭卒于显庆元年(公元656年),葬时即已立碑,后因碑石断裂,开元二十九年,其曾孙重新立此碑,时距俭葬时约为76年。碑文记载唐俭字茂约,与新唐书本传中记载不同,碑文虽因断裂不能通读,然其可识者以文义求之,仍有本传不载之其他事实,可补史之不足。

故宫博物院藏有此拓本。“欧斋”旧藏并有题跋:“诸本所无之“追”、“门”两字,此独赫然在目”。“此拓本之早,固非寻常明本可同日而语也。”北京图书馆藏此碑拓本为明拓,与《兰陵公主碑》、《段志玄碑》合裱一册。拓本最后一开,有“此碑出于显庆四年”墨书8字,并钤“曾在黄厚斋处”等印。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eelishi.com/info/0maq6ugv.html